无障碍浏览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01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19年08月29日 信息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编辑:医保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第3013号建议的答复

医保函〔2019〕96号

查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制度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现答复如下: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开展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解决参保群众异地就医“跑腿”报销难、“垫支”负担重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医保服务更加人性化,既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能够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主要外出人员,重点定点医疗机构等都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系统运行平稳,结算人次、结算资金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直接结算便利。

截至2019年6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8962家,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6297家,国家平台备案人数431万。自2017年1月启动以来,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68万人次,医疗费用644亿元,基金支付377.7亿元,基金支付比例58.6%。

一、关于开展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建议

当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主要解决参保群众的住院医疗费直接结算问题,考虑到全国各统筹区门诊政策不统一,待遇保障水平差异大;医保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不一,药品、医用耗材代码标准不统一;门诊就医结算频次高、结算量大,单笔结算金较小,医保信息系统承载能力不够等原因,门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尚未在全国开展。目前,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已于2018年9月开展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工作。2019年6月22日,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天津举行,京津冀门诊异地直接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指导,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区域积极探索开展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不断满足参保群众的异地就医需求。

二、关于取消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备案制的建议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采取备案制管理,主要是为了引导参保群众合理有序就医,落实国家分级诊疗要求,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避免部分就医人员全国“漫游”。同时,通过备案制管理可以有效掌握医保基金支出情况,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稳定运行。

为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我们正在不断简化优化备案流程。一是全面取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到医疗机构的要求,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省份;全面取消手工报销需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盖章的要求,规范手工报销医疗费用所需材料清单和报销时间;二是鼓励各省探索建立统一的省级备案渠道,提高备案工作效率。鼓励各统筹地区学习推广一些地区备案工作“零跑腿”、“不见面”做法经验,为本地参保人员提供至少一种有效、便捷的备案渠道,如电话、网络、APP备案渠道等。三是以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需求为重点,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索进一步简化备案类型、备案条件、申报材料,优化简化备案程序。鼓励各省份统一全省异地住院备案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政策,为参保人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感谢您对国家医疗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国家医疗保障局

2019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