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血: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发布时间:24年09月29日 信息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编辑:局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国家医疗保障局

张三同学最近有些忙。

新年伊始,熬了个大夜之后张三嗓子发痒,身体无力,一摸脑门大事不好,发烧了。去看医生,嘱:采血

三伏天张三和兄弟伙聚餐撸串,几轮扎啤后脚肿得不能落地。去看医生,嘱:采血

张三连续加班赶项目,一段时间后猛然发现自己每天都提不起精神,情绪低落,去看医生,嘱:采血

张三的血,在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被“抽检”:之后终于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蹦出来对着全世界呼唤爱:

辛辛苦苦串联全身,

“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什么是血?

看似平平无奇,每个人都有,血液病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几乎是进医院必抽血。

血这里就很冤屈了:

“我招谁惹谁了?!”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为什么几乎所有病都需要先抽血?

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

首先我们来看看血液的组成:如下图

 

爱学习的宝宝可以发现,这基本上是一张“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内容了。

凭借就医经验我们也不难知晓,各类感染类疾病(通常意义的发烧),都需要靠查血常规来辅助判断。(这里仅仅是举个例子哦,血常规的详细解读我们以后再说~)

虽然症状都可以是发热,但细菌感染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感染主要是淋巴细胞升高,了解了这些,医生才能更好进行治疗决策。

得知这些之后,血说:

“这血,得抽!”

二、血液的组成-血浆

我们还是回到刚刚的图,那么其中肉色的部分,就只是“背景板”嘛?

那你可就大错特错啦~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人体里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载体,具体来说是什么意思呢?

张三喝的啤酒吃的小海鲜,经过消化吸收后产生的尿酸,会溶解在血浆里。

午饭来了一个大馒头,分解出的葡萄糖,会流淌在血浆里。

不幸罹患肿瘤,肿瘤细胞在脏器作威作福,产生的代谢物(有时还有随血流转移的肿瘤细胞),会释放在血浆里。 

过劳后心脏罢工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去世释放的物质,会出现在血浆里。

这还仅仅是举个例子哦~

很多时候,在身体症状还没出现前,血液里就可以测得一些“蛛丝马迹”了~

血又陷入了沉思,说:

“这血,得抽!”

三、症状和确诊之间,隔着的是?

我们往往认为,到医院看病,把症状跟医生描述了,患处展示了,医生就应该有治疗的方向了。

事实上是吗,答案肯定是,不是的。

医生的脑内活动通常是:问了看了-有一个怀疑的方向-对怀疑的问题做进一步检查(血和其他体液检验、影像学[即各类拍片子]),根据进一步检查结果,印证猜想,进行对症诊断和治疗。

这是因为很多疾病表现出的症状,多有重叠,除了我们刚刚说的发热。又如“简简单单”的一个“头疼”,可能是头部的问题,也可能是血压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内分泌的问题,还有其他种种可能。具体是什么,除了从问诊、面诊获得的有限信息,采血(或其他体液),影像学,功能试验等等,都是帮医生获得更详细的疾病信息的可靠途径~

血再次陷入了沉思,说:

“这血,得抽!”

而采血如此“高频”,是因为血液循环联通全身,哪里出了问题,都会把“信息”带到血液里~

与其说,血液是人体里的“冤大头”,

不如说血液是通达全身的“活地图”,

是让医生摆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旧制,

抽丝剥茧,解开症状背后的身体疾患面纱的好帮手~

所以呀,为了更好地药到病除,请好好配合采血(以及其他必要检查~)

感谢阅读,疾病在所难免,但祝君健康常乐~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崔皓园